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iPhone手机 iPhone手机

苹果血汗工厂_苹果血汗工厂事件

zmhk 2024-04-17 人已围观

简介苹果血汗工厂_苹果血汗工厂事件       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苹果血汗工厂”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话题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ƻ??Ѫ??????2.一起聊聊郭台铭的创业经历和他的富士

苹果血汗工厂_苹果血汗工厂事件

       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苹果血汗工厂”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话题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ƻ??Ѫ??????

2.一起聊聊郭台铭的创业经历和他的富士康集团

3.富士康又开始招工了,今年情况会比去年好点,员工会涨工资吗?

4.2022要去入职富士康吗

5.为什么苹果公司的品牌价值这么高

苹果血汗工厂_苹果血汗工厂事件

ƻ??Ѫ??????

       在汽车领域卷土重来,富士康已迈出激进的一步。

       在10月中旬的企业科技日上,富士康一口气对外公布了多个野心勃勃的电动车计划,并提出了5年发展规划的具体目标。如果说,年初与菲亚特克莱斯勒(以下简称FCA)成立合资公司仅仅是观望阶段的“小打小闹”,那当下的富士康已走过厉兵秣马的酝酿阶段,棋局里即将落下的每一颗棋子,都有了较为清晰的思路。

       “将台湾的电动汽车产业推向世界。”

       这句看似打鸡血的口号,正是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在发布会现场立下的flag。2019年,他接任一把手后就开启了内部改革,将富士康的转型升级为“3+3”战略,即积极切入电动汽车、健康医疗与机器人三大新兴产业,抢滩人工智能、5G和半导体三大新兴技术。此次发布的电动车愿景,正契合最新布局。

       按照刘扬伟的说法,富士康未来不会生产整车,也不会打造自己的电动汽车品牌,但是在2025年到2027年间,他们要为全球10%的电动汽车提供零部件或服务。

       此举决心很大,野心也不小。据悉,围绕着电动车领域的生产链条,富士康已经与多家汽车制造商就合作进行谈判,按照一把手刘扬伟自己的估算,2027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000万辆,这意味着,每年至少有300万辆新车将被深深打上Foxconn的烙印。

       “造车梦”,从郭台铭到刘扬伟

       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代组装商,也是苹果产品的主要组装商。大多数人对该公司的记忆,或许还停留在深陷舆论漩涡的“血汗工厂”,而掌门人的形象,也依旧停留在创始人郭台铭阶段,但实际上,如今的富士康已被刘扬伟接棒,且正在试图打造出比“苹果组装厂”更加多元的身份。

       最近几年,该公司频频试水汽车领域,并试图在电动车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占据核心地位。囿于笔墨,我们对富士康早期联姻北汽探索汽车租赁、收购安泰电业试图蚕食汽车电子市场等“旧事”暂且按下不提;而业界曾经频传富士康与吉利、裕隆等汽车制造商接触,商讨合作造车的可能性,但却被一再否认的诸多“传闻”,在此也略过不再赘述。

       最早,从造车新势力的襁褓期开始追溯。

       2015年,富士康联手腾讯、和谐汽车联合打造“和谐富腾”,以3:3:4的比例共同出资10亿元人民币。按照彼时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规划,富士康负责电动车的设计与生产制造,和谐汽车负责汽车项目的营销和服务网络搭建,而腾讯则负责车联网系统和技术平台供应商,因三方都是各自领域的翘楚,新闻一时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在造车新势力们尚在孵化酝酿的阶段,和谐富腾成立伊始,就吸引了包括原英菲尼迪总经理戴雷、沃尔沃中国销售公司前CEO付强、以及主导过宝马i8项目的集团副总裁毕福康的加入。随后,和谐富腾投资孵化了两个主要汽车项目,分别是主攻高端电动车的FMC?(全称Future?Mobility?Corporation)和主打经济型电动车的爱车(浙江爱车互联网智能电动车公司)。

       然而行至中途,富士康反悔了。

       时间回拨到2016年,付强的爱驰亿维悄然成立。爱驰亿维与“爱车”的资本关系尚未被业界彻底梳理清楚,该公司新能源汽车项目就在上饶正式签约,虽然项目背后的投资方有和谐富腾,但签约仪式的活动现场却没有富士康的代表出席。有消息称,富士康已知难而退,决定与造车项目分道扬镳,不再参与爱车和FMC的后续投资。

       后面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了。有人评价富士康是悬崖勒马,提前嗅到造车的风险,回归代工老本行才是明智之举;但也有人批评这样的做法无异于卸磨杀驴,扔下烂摊子,又让陷入债务危机的和谐福腾屋漏偏逢连夜雨,回想昔日“铁三角”的豪言壮语,难免扼腕叹息。

       尽管如此,对于电动车这块巨大的蛋糕,富士康心不死。在和谐福腾已近乎销声匿迹的2018年,富士康旗下的鸿海精密又通过子公司注入3亿元人民币,参与了小鹏汽车的B轮融资。只是一年以后,小鹏汽车海外结构重组,经多方协商讨论并由会计师审核,决定由关联方IDG接收富士康股权以配合小鹏重组,根据官方的说法,富士康退出小鹏股权是为了避免影响后者重组的时间表和确定性。

       再次回归公众视野,已是2020年

       今年1月,日本媒体首先爆出FCA计划与富士康成立合资公司,两家企业将联合在中国研发和生产纯电动汽车,未来不排除外销出口的可能性。后来,FCA在中国地区的官方微信平台也证实了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并表示合资企业将在中国开发和制造新一代的纯电动汽车,并涉足车联网业务。

       虽然此次合作的具体投资金额尚未确定,但富士康方面将持有合资企业50%的股份,FCA则持有其余剩下的股份。刘扬伟彼时曾则向彭博社等外媒透露,该公司将在新的合资公司里承担设计、零部件和供应链管理的角色,按照他个人的预测,从长远来看,汽车业务将占集团总销售额的10%。

       与FCA官宣“联姻”的一个月后,富士康又表示将与台湾裕隆汽车成立合资企业,并与裕隆旗下的另一家子公司合作开发电动汽车,富士康可能会为这合资企业提供零部件组装服务。

       要做“电动车界的安卓”

       把镜头拉回当下,富士康打算怎么玩?

       在近日的“鸿海科技日”上,富士康正式对外发布了纯电动底盘平台MIH,作为计划中的开放式平台,MIH粗线条勾勒了富士康对电底盘以及汽车软硬件未来形态的大致轮廓。按照富士康披露的信息,他们必须尽快建立开放平台,为汽车制造商生产包括电池和汽车互联网服务在内的关键电动汽车零部件。

       一言以蔽之,成为电气化时代的安卓。

       富士康的现任技术负责人魏国章曾为苹果开发了多款核心软件,他在科技日现场介绍MIH新平台时表示,新项目具有“软件定义”、“软硬分层”与“开放生态”三大特色,能助力阶段电气化时代中短期的发展痛点。未来,将通过“软件定义”持续为汽车更新升级,在“软硬分层”的构架下,开发周期被缩短,效率得以提高,开放平台又降低了进入门坎,让更多伙伴可加入电动车产业的开发和创新探索。

       根据现场PPT和外媒的公开信息,新的底盘平台能兼顾横跨B级车到E级车,支持前驱、后驱和四驱车型,配备的电池包电量暂时被划分为93kWh、100kWh和116kWh三个级别。前驱电机与后驱电机也能通过灵活的搭配,提供不同的动力输出。

       但是,这似乎不能喂饱富士康的野心。

       他们已把目光聚焦到电池板块。刘扬伟对外介绍,富士康还计划在2024年前推出一种商业化固态电池,这有可能取代当下电动汽车领域常用的锂离子电池。

       从锂电池技术的发展路径来看,锂电池能够实现的能量密度已经逐渐接近了极限,而固态电池可实现更快的充电速度,且能突破当下锂电池的重量与成本瓶颈,更好地解决安全隐患,有望将锂电池的发展带进一个新的时代。

       东瀛日本算是在固态电池的研发上起步较早,最早入局的丰田在2008年就与固态电池创企伊利卡(Ilika)展开了合作,而在2019年,他们又宣布与松下合作研发硫化物固态电池,虽已推出固态电池原型产品,但真正走向市场化商业应用预计要到2025年左右。除了技术维度的不算完善,固态电池当下的高成本也是一大难题。

       据丰田方面给出的数据,固态电池原型产品在充电速度上相较于现有锂电池具有明显优势,电量从0到100%仅需15分钟。而在电池寿命方面,丰田汽车计划其生产的固态电池在使用30年后仍保持90%以上的性能。

       刘扬伟曾在今年早些时候表示,富士康正在努力在中国和美国建立供应链,以实现其在世界各地的投资多元化。

       就在上个月,该公司与与国巨集团(Yageo?Group)正式结成了“战略联盟”,国巨将分享多年来在电动汽车零部件方面积累的经验,以及在5G技术和半导体封装方面的优势,助力富士康羽翼未丰的电动汽车业务。

       转型承压,狠话易变笑话?

       门口的野蛮人们,在进军汽车行业之前,总是会喊出最亮的狠话。从乐视造车,欲将生态一统天下,到宝能等地产商动辄“几百亿造车、几万亿产值”,以及各大新势力构建起千万辆级电动车产能。然而狠话落地不成,便是最响的笑话。

       富士康自投资和谐富腾开始,到小鹏股权退出,已经是上一轮笑话的深度参与者,显然它还不肯放弃这个回合抛出狠话的机会。

       究其本质,鸿海/富士康造车的难点,在另一面便是催生其染指汽车产业野心的根源。原来放出狠话的动力,和沦为笑话的诱因,竟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转型压力来临,富士康无法固守原有阵地,必须朝着汽车产业拓展;而既有的痼疾和欠缺的汽车制造根基,又增大了失败的风险。

       截至目前,鸿海约有一半的销售额来自美国的苹果公司,但是其智能手机制造部门的利润率已在近年遭遇继续萎缩。且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富士康依靠苹果的代加工业务在销售额方面一度超越华为,但利润表现却普遍偏低。

       特别是2016年以后,由于智能手机竞争日趋激烈,各品牌之间的价格战也越来越激化,利润贡献更是持续逆风。在2018年,该公司全年合并纯利润为1290亿台币,同比减少7%,成长模式和盈利业务的转型迫在眉睫,到了2019财年,富士康净利润下滑11%,跌到1153亿台币,连续3年下滑。

       及至2019年,鸿海创始人郭台铭辞去董事长一职,刘扬伟履新,上任后即在同年11月的集团总结会议上提出“减少销售毛利率不到10%的业务”等建议,直言要努力减少对代工制造业的依赖,表明了该公司上层从郭台铭时代的重规模向未来重利润的经营转换的决心。

       实际上,鸿海系旗下的台湾面板子公司群创光电就已在电视市场日渐收缩的大环境下,率先在业务上向汽车板块转移。富士康此前也曾多次试图面向电动汽车业务进行变革,但这些尝试并不算成功,据悉,以2020年和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创为契机,该公司将在电动车业务板块启动更多集团层面的资源。

       2019年,鸿海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销售额接近95亿新台币,该公司希望到2025年,汽车和其他新业务能帮助毛利率提高到10%,并设定了五年后销售额达到1万亿新台币的目标。

       台湾北极星研究院(Polaris?Research?Institute)院长梁国元表示,富士康的智能手机业务利润率不高,所以一直希望能入局附加值更高的事情,电动汽车是一个理性的候选。

       然而,重要的事情说三遍:10%电动车市场谈何容易?谈何容易?谈何容易?

       要做汽车中的谷歌安卓,实际上这样的企业大有人在,并且多数实力极为强大,都是在各自领域中的领跑者和巨头。

       在系统供应商层面,不但有百度、谷歌和苹果这种老牌汽车系统供应商,还有风头最健的华为鸿蒙,正挟5G优势半路杀出。而三电层面,宁德时代/LG的电池实力远胜于富士康旗下的锂电科技(1%的宁德时代股权并不能让富士康左右竞争态势)。IGBT方面,海外的英飞凌、博世和国内的中车、斯达都已经构筑起技术壁垒。电控领域有联电等领跑。更不用说还有比亚迪这家既有电动车整车业务又有最完整供应链的全能选手,从电池电机电控到IGBT一应俱全。

       二是中美纷争影响苹果,而苹果影响富士康。当美国政府极力打压华为,一方面是利益诉求使得这个霸权国家竭力阻拦中国2025技术升级战略,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苹果为首的美国公司在创新方面露出疲态,以及害怕输给中国后起之秀的胆怯。那么,来自中国对美国的反制,以及一直以来在科技层面的赶超,势必从中长期对苹果业绩产生冲击,那么很大程度依附于苹果而生的富士康,又将谈何远大理想?

       最后,无论是10%市场,还是30万辆销量,都不是一个容易达成的目标。2019年,全球电动车总销量230万辆,超过30万辆销量和10%份额的品牌仅有特斯拉一家,36.78万辆领衔所有车企。而亚军比亚迪为22.95万辆,略低于10%份额,排在三四位的北汽上汽分别为16万辆和13.77万辆。

       随着电动车越发从政策市走向正常的市场,以往暴涨速度不再,2030年全球销量可能比原先给出的居高数字为低。如果富士康要达成那个目标,则必须实现垄断特斯拉级别的技术供应,或者至少拿下北汽加上汽。只是,如今新能源供应商和整车制造商一样,在不断涌现更多强者,使得富士康的野望愈发显得虚无缥缈。

       回看富士康昔日在汽车领域立下的“投名状”,后来要么以失败告终,要么蜻蜓点水并无实质性突破,或是在“合纵连横”的整合之路上雷声大雨点小。

       当狠话越凶狠,则最后破碎的笑话越好笑。富士康的远大目标诚然不必原教旨主义式的嘲弄,但门口野蛮人们大多已经遭遇行业规律的挞伐,那么富士康如今又能作出怎样的深耕稳行举措,以免狠话沦为笑话?

       文/北岸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一起聊聊郭台铭的创业经历和他的富士康集团

       苹果IPad、Iphone正在中国热卖,但137名苹果中国供应商员工,却因暴露在正己烷环境,健康遭受不利影响。苹果公司15日发布2010年的供应链管理报告,首次公开承认中国供应链致伤员工。 2008年“中毒” 这一事件要回溯到2008年,苹果在苏州的供应商联建科技(后更名为“华胜科技”)分别有工人在生产车间出现四肢麻木、刺痛、晕倒等中毒症状。经过苏州第五人民医院检定为“正己烷中毒”。 随后经苏州工业园区安监局证实,联建科技正己烷中毒的情况确实存在的,但没有人因中毒死亡。安监局调查组认定发生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由于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违规使用有毒物质正己烷、忽视现场危害防范而导致。查明事故原因后,调查组立即责成联建公司停用、封存剩余的“正己烷”,并对该公司进行了处罚。同时,苏州联建科技有限公司的原任主管和管理层也被集团公司撤换。 2010年央视曾报道 2010年2月2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晚间播出节目“无尘车间的怪病”,曝光了联建科技员工正己烷中毒事件,指出“除了违法偷偷使用正己烷,在生产过程中,联建公司也没有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甚至连基本的防毒口罩和面具都没有配备。”联建科技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也是在2010年,有36家国内环保组织为促进IT产业解决污染问题,与29个IT品牌进行多轮沟通。 其中,《IT行业重金属污染调研报告(第四期)苹果特刊》,对苹果的供应链职业安全、供应链环境保护、供应链员工权益和尊严提出质疑,敦促苹果公司公布供应链信息,对苏州联建科技公司和运恒五金公司员工的正己烷中毒做出回应。 今年2月15日苹果公司回应 今年2月15日,苹果公司公布了2010年供应商责任进展报告,首次做出回应。这份供应商责任进展报告长达25页,专门用一章对于正己烷的使用进行说明:“2010年,我们了解到,在苹果公司供应商胜华科技苏州工厂(即联建科技),有137名工人因暴露于正己烷环境,健康遭受不利影响……我们要求胜华科技停止使用正己烷,并提供证据证明已经将该化学品从生产线上撤下。还要求他们修复通风系统。自采取上述措施以来,再无工人因化学品暴露受到损害。” 与此同时,苹果公司表示,已查实所有受影响的员工均已得到治疗,“我们会继续检查病历,直到他们完全康复。胜华电子已为患病工人和康复期的工人支付了医药费和伙食费,补发了工资。137名工人中的大部分已返回该工厂工作。 该公司管理部一位男性高管,表示已经从网络上注意到了苹果公司的报告。但是公司的几位高层目前都在台湾,身为管理人员,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不便接受采访。记者表示只想简单了解一下中毒员工目前的情况,该高管以一连串的“无可奉告”应答,并随后挂断了记者的电话。 一个负责任的公司,在看到环保组织的报告后,应该迅速联系供应商,调查环保报告内容的真实性以及供应商对此事件的态度,而不是长时间不予回应,让公众误认为苹果公司在纵容供应商,从而影响苹果公司的声誉。 因为,对民众来说,供应商像是苹果公司的一个生产车间,苹果公司从供应商那里得到了产品和利益,因而对其供应商负有监督和考察之责任。而这也是苹果所认可的。比如过去在有关苹果找“血汗工厂”代工的指责中,苹果也曾主动做出让利以及监督、考察代工企业的举措。 所以,就常识来说,在供应商的工人中毒事件中,苹果当然不能摆脱干系。公众当然有理由批评苹果公司,他们不可能、也不需要知道苹果的供应商是谁。 或许,有人认为受害员工应当向苹果索赔,但事实上,这些工人的确是在生产IPAD或者IPHONE等产品中受到损害,苹果公司作为一知名企业,应当负有道义上的责任要求其供应商善待员工,但这并不意味着苹果公司应该为此承担法律责任,除非有证据证明苹果要求其供应商必须以此种方式生产。 供应商才是承担责任的主体,苹果公司应该承担的企业社会责任,是考核、督促供应商履行法律义务,让工人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作业。 同时,要确保企业员工在一个安全和卫生的环境中作业,企业依法自然重要,但政府监管也必不可少,在侵权赔偿很难实现的前提下,当地政府的处罚威慑是保障工人权利的必不可缺的前提。在环保组织发布报告之后,公众把主要注意力放在苹果公司的反应上,却忽视当地政府监管部门的行动。这可能是一条南辕北辙的道路。 中毒员工不愿接受公司安排的健康复查,表面看是员工们对园区内的医院检查心存顾虑,担忧医院与公司之间达成某种默契。而深层次的问题,应是中毒员工担心“被离职”。一旦离职,且不说已中毒的身体健康治疗无保障,再就业更成了难以望及的问题。 事实上,员工的担心不无道理。一是,公司曾明确提出,“如果想拿到伤残补助金,就必须和公司签订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书,将来再无任何纠葛。”二是, 2月19日,37名中毒员工分别接到公司打来的电话告知他们,在公积金卡内,分别被打入了1万到3万元的一次性伤残补助。由于此前离职的100名中毒的员工都没有在离职前拿到这笔钱,因而很多员工担心领到这笔钱是否会走上了离职的程序。 我国《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设有依法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项目的,应当及时、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接受监督。同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苹果与中毒员工签订辞职协议显然是在排除、免除自己的责任,严重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是无效的。 显然,面对中毒员工的深深疑虑和彷徨无奈,寄希望于公司与员工之间自行协商解决这个问题,或企望企业良知发现不因自身利益考虑而善待员工,这都是不现实的事。而要真正保障中毒员工的合法权益,最有力的武器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法律的及时介入。

富士康又开始招工了,今年情况会比去年好点,员工会涨工资吗?

       一提起郭台铭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是谁,但是提起富士康知道的人就有很多,郭台铭是富士康 科技 集团的老板。美国苹果公司天量的订单让富士康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代工厂,苹果公司主打的两个产品:iphone和ipad,就是由富士康代工生产的。富士康是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位居两百五十位之前。在内地,富士康投资建厂超过100亿元,员工有上百万之多,所有的富士康工厂都是当地的纳税大户和吸纳就业的大户。

        郭台铭1950年出生,1966年进入海事专科学院学习,半工半读地完成了学业。在服完兵役后,开始在航运公司当业务员,那时的郭台铭做梦也梦不到自己以后会是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老板,更梦不到自己的企业会是世界上最大的代工厂。1973年,郭台铭在母亲的帮助下出资十万台币和朋友一起创建了鸿海塑料有限公司,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因为经营不善,原来的股东一一退出,公司也面临倒闭的困境。就在郭台铭人生的第一次创业即将以惨败收尾的时候,凭着俊朗的外貌和能说会道的嘴,他成功俘获了富家千金林淑如的芳心。林淑如的父亲林百欣是香港的地产大佬,有高达百亿的身价。为了挽救丈夫的企业,林淑如向娘家要了70万台币作为周转资金。这笔钱在当时堪称巨款,从此鸿海塑料有限公司成了郭台铭的全资企业。有了这笔钱,郭台铭立即从日本购买最新的模具设备,建立模椇厂。随后,他又投资了电镀厂和冲压厂。郭台铭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年纪轻轻的百万富翁,这期间他妻子的作用至关重要。2005年,林淑如因乳腺癌病逝。三年后,不甘寂寞的郭台铭娶了比自己小24岁的娇妻曾馨莹。

        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郭台铭掌握了成熟的模具技术,便尽最大可能压低产品的成本,物美价廉的产品迅速抢占了大量的市场。之后,他将公司更名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又投资1600万台币进入计算机线缆装配领域。1985年,郭台铭开始开拓海外市场,建立了美国分公司,后来又创建了自有品牌富士康。1988年,改革开放进入第十个年头,郭台铭也响应号召在深圳宝安区建立第一个工厂,主要生产电脑周边产品,这成为他事业的一个新起点。由于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1993年郭台铭再次来到深圳考察,这次他决心包下深圳龙岗的一大片荒地,在这里他建立了富士康深圳龙华工业园区。随后,郭台铭以深圳为中心开展珠三角产业园区,以昆山为中心开展长三角产业园区,以烟台为中心开展渤海经济圈产业园区,以太原、武汉为中心开展中西部产业园区。从沿海到内陆,从东部到中西部,富士康跟随改革开放的步伐开遍全国。

        由于富士康和英特尔、IBM等大型公司有合作关系,代工的产品质量也得到外企的肯定,于是苹果公司将自己的一小部分产品交由富士康代工。2001年,苹果公司由于ipod大获成功,与此同时富士康的代工业务也越来越成熟、规模越来越大,于是苹果公司将大部分订单交给富士康生产。2007年,苹果的第一代iphone由富士康负责生产,从此富士康接手苹果公司的核心业务—手机业务。富士康凭借大规模集约化生产将成本压倒足够低的程度,一个1250美元的新iphpone,富士康的代工成本和利润加起来只有75美元,大部分钱都被苹果公司拿走了,所以建立自主品牌格外重要。

        郭台铭的管理模式师承泰罗的科学管理,采用大规模集约化生产,将成本压倒尽可能低的程度,把效率提高到尽可能高的程度。科学管理最大问题就是只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根本不关心员工的死活。所以截止2014年,富士康发生了11起员工跳楼自杀事故,富士康被打上“血汗工厂”的标签,郭台铭和苹果公司也备受指责。此后,富士康不断提高员工待遇,改善管理方式,给予员工更多的关爱。这些年,出现比亚迪、立讯精密等一批代工厂,富士康的订单不断被抢走,再加上国内人工成本不断提升,郭台铭无奈只得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廉价劳动力。郭台铭在印度打算投资建立10个工厂,结果建了2个都无法良好的生产。印度虽然劳动力廉价、运营成本低,但是基础设施不完善,经常性停电,无法满足企业的电力供应,印度人天性比较懒散,根本不接受加班加点没日没休的工作,还有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也不能和国内比。郭台铭打算在美国投资100亿美元建厂,结果只投资了30亿,虽然美国的其他成本低,但是人力成本更高,根本不适合大规模集约化低成本生产,说白了美国的发展已经不适合代工企业的成长了。之后,郭台铭又打算投资东南亚地区,那里的人力成本虽然很低,但是生产效率、运营成本、基础设施供应都无法和国内相比。这一番操作让郭台铭损失了200亿,最后不得不再次撤回内地。

        由于,国内代工企业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成熟,苹果公司也改变策略,不打算在一棵树上吊死了。苹果的air pods就出自立讯精密,据传立讯精密拿下了新的大订单,很可能就是iphone13,并且还是高端机pro系列。比亚迪已经是国内第二大手机代工企业,像小米、oppo、vivo、魅族等都是比亚迪的合作伙伴,据传苹果公司也将ipad20%的订单,以及新一代的ipad touch交给了比亚迪。前两年,郭台铭说内地离不开富士康,他给内地人赏饭吃,这句话引起广泛的批评。这世上没有谁离不开谁,只有谁不珍惜谁!

2022要去入职富士康吗

       有台媒报道称富士康拿到了华为的订单,现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招工人了。之前因为苹果手机销量的疲软,导致富士康产能过剩被迫做出了裁员的决定,为此郑州富士康也是裁员5万来控制成本,节约开支。在苹果减产,订单减少的那段时间里,不仅仅对于富士康是一种煎熬,对于在富士康工作的员工来说更是一种折磨,很多富士康员工的加班都被取消了,没有加班费只能拿基础工资,一个月只有2000多元的工资。如今富士康迎来了华为的订单,也算是富士康困难之际的救命稻草了。

       根据郑州富士康的内部人员透露,拿到了华为的订单,情况会比去年好一点。郑州富士康也计划招5万名员工。既然富士康又开始招工了,对于想进富士康工作的人来说,工资是自己关心的最大问题,既然说到今年的情况会好一点,一些网友也问道会涨工资吗?对于会不会涨工资,富士康也并没有给出回应,富士康是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其员工的大多数工资都是靠加班得来的。富士康的工作人员也说道,如果想多赚钱的话就去做华为的手机,现在苹果订单数量少,有的时候加班可能也没有。

       迎接华为订单的富士康会不会给员工涨工资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满足网友涨工资的愿望还是比较困难的,富士康现在也是在自身难保的地步,得到了华为的订单可以说是救了自己一命。之前苹果给富士康的打击也不小,如今减产的苹果恐怕难以为继富士康的发展,寻找其他的金主也是无奈的选择。虽然情况可能会比去年稍好,但是员工加工资基本无望。苹果一直是富士康背后最大的金主,如今苹果销量的惨淡,富士康转接华为订单是不是有换东家的嫌疑呢?毕竟富士康是一家拥有几十万员工的大企业,苹果销量的持续下滑很难维持富士康的正常经营,未来富士康会不会摆脱对苹果的依赖呢?现在也不好说。

       富士康员工涨工资基本是不可能的了,富士康招工的员工工资水平也大多数在4000元左右。此次富士康接到华为的订单招工规模也不小,虽然富士康的基本工资比较低,但是如果肯吃苦,多加班的话,还是能赚到一点钱的,富士康内部有严格的针对加班的工资体制,绝不会让员工加班得不到加班费。另一方面,此次的大规模招工也能缓解社会上一部分人的就业,虽然一直被大家称作血汗工厂,但是在缓解社会就业的问题上,富士康也确实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按时发工资不拖欠,这也是富士康企业的一个亮点之处。

为什么苹果公司的品牌价值这么高

       入职须谨慎。

       疫情既是对人类的伤害,也成为一面镜子,照出了打工人的生态,更照出了富士康的丑态。富士康作为给苹果等高档客户配套的企业,行为如此下作,可能会让苹果们也受到一定伤害,会让消费者对苹果产生不太好的想法。想一想,当年英国《星期日邮报》为什么称苹果公司的iPod是“血汗工厂”生产出来的,不就是有富士康这样的企业为其做配套吗?现在看来,富士康在如何对待员工方面,确实非常冷漠和无情,给予其“血汗工厂”的评价,一点不为过。不管怎么说,那些返乡的员工都曾经为企业服务过、为企业做出过贡献,因为疫情而被迫返乡离开企业,富士康不仅不反思,不好好想想如何珍惜与返乡员工的感情和友谊,并通过对返乡员工的关心和关怀,提升新员工对企业的感情,反而以更加冷漠和野蛮的方式,处理返乡员工的后续事宜,将他们的物品乱扔。显然,这样的乱扔行为,扔掉的不只是返乡员工的物品,而是企业的形象和人心,是让企业“血汗工厂”的痕迹更浓,印象更深,让企业对员工的心变得更加冷漠和无情。

       最近几年,史蒂夫·乔布斯成为中国企业的关注与研究对象。苹果公司以独具匠心的产品创新创造了巨大的产品附加值乃至品牌价值,从iMac、iPod、iPad到iPhone,苹果的电子产品在电脑、音乐播放机和手机领域都取得巨大成功,并成为价格昂贵的高端时尚电子品牌的象征。

       苹果公司的成功说明了什么?是因为它们的产品性价比高吗?当然不是。认为性价比是最高追求的企业将无法领略品牌价值的盛宴。

       在苹果产品的背后,体现了苹果公司在品牌管理系统中的产品管理能力和品牌价值管理能力,使其掌握了价值链中的战略制高点。而以上这些全新的管理概念的集合则是我一直致力于研究的“系统化品牌管理”。在这些新型的管理概念背后,中国企业的管理思想和范式到底也将孕育着极大的挑战和变革!

       仅仅模仿苹果产品的外观并不难,只是,如何学习苹果公司的管理精髓,如何像苹果公司那样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并不断设计出独特的产品、创造高价值的品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却并非易事。

       在企业的品牌管理体系中,产品管理是最重要的管理内容,因为新型的产品管理不仅是追求产品性价比、而是追求产品附加值,这是实现品牌价值提升的最重要的管理内容。

       本土的品牌型企业在管理体系中最重视的往往是“传统的产品管理和营销(其实就是销售)管理”,大多数企业都还停留在产品的基本性能、传播与促销层面,而传播又容易停留在单层次的灌输式广告传播层面。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大多数企业因为难于创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而选择了模仿与跟进,并寄希望于产品的性价比和促销来解决销售压力。于是,随波逐流和急功近利成为很多企业的管理哲学。此类管理哲学将产生相应的HR战略导向,即把企业资源和HR成本倾向于销售型人才而非品牌管理型人才。

       这种误区在于不了解品牌管理的系统化特点。其实,自品牌创建伊始,这种系统化的特征就已经存在,并决定了品牌价值管理(也称为品牌价值链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即品牌和产品、价格、服务、供应链、渠道、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管理。如果一开始品牌的系统不匹配或不完善,则必将造成品牌定位和产品价格、消费者需求等方面的错位。这也正是很多中国品牌一开始就先天不足、步履蹒跚的原因。

       苹果公司早在iMac时代就显现出巨大的以产品创新为主导的核心竞争力,苹果公司的成功是必然的,因为苹果公司在史蒂夫·乔布斯的带领下已经具备了“系统化品牌管理”能力。

       国内有研究者认为苹果公司的成功在于史蒂夫·乔布斯的个人魅力,我认为,企业家或CEO的个人魅力非常重要,他们的个人能力往往可以决定企业的成败;只是,一个企业仅仅局限于个人能力来做支撑是脆弱的,只有利用个人能力来影响企业建立优秀企业文化和管理系统才是基业长青、品牌强势的根本之道。

       苹果公司曾经尝试过乔布斯离去而衰落的教训,那是因为当时的苹果公司还没有建立起乔布斯所倡导的创新文化和管理系统。而乔布斯也曾经离开苹果公司另起炉灶,却因为失去最适合他的品牌土壤和根基而告终。乔布斯需要的是怎样的土壤?是专业主义文化蔓延的土壤。我觉得,乔布斯是品牌型企业最稀缺的那一类品牌管理人才,即具备艺术家特质和审美能力的“专家型管理者”,特别在时尚产业,这类“专家型管理者”尤其珍贵。这类品牌管理者还善于大胆吸纳、鉴别、吸引和管理创意型人才,比如设计师等,苹果公司的设计师薪水比同行业的设计师要高50%。所以,当乔布斯离开苹果公司独立创业时,那种八面玲珑的创业者角色不适合他就不足为奇了。

       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经济变化不仅仅是资源配置的变化,还有全球产品大流通所引发的消费潮流的交替变化,消费者对产品个性的追求愈演愈烈,发展到极致就是品牌个性的追求。所以,每一个成功品牌都代表了一个庞大或鲜明的个性化消费群体,而每一个品牌的“消费群体”则代表了一个文化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感受他们的归属、信赖、自豪与理解。苹果品牌的簇拥者就是这样一个个性化的消费群体。

       苹果品牌的个性很独特、也很单纯,苹果公司对外所呈现的商业模式也很简单,但是,这种简单是对于已经掌握了品牌经营能力的专业人士而言的,对于我们中国企业来说,掌握这种简单的管理能力并不简单,很多企业所热衷的“局部创新”或“新鲜的点子”虽然具有一定的实时效果、但是无法从根本上突破企业发展的瓶颈。而中国的经济发展理念和管理水平所导致的大量中国企业甘愿处于全球价值链的最低端,成为苹果公司这些品牌商的血汗工厂和利益附体,则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悲哀。

       如何创造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如何进行高利润的价值链管理,总之,如何通过系统化品牌管理来提升品牌价值,还需要我们放弃短暂成功后的自大、虚荣和浮躁,谦虚和潜心地加以研究苹果公司,并在管理实践中深刻体会与运用。中国企业的管理理念需要创新,中国企业的管理范式需要创新,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最大瓶颈也正是创新!

        当然,苹果公司的品牌战略并非无懈可击,比如对中国市场的傲慢态度、手机领域的单品类策略是否适合快速进化的手机市场的时尚趋势、而导致其品牌定位的瓦解、产品创新后续的创新瓶颈等。只是这些不在本文研究范围,以后我会在其他载体做详细研究。

       好了,今天关于“苹果血汗工厂”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苹果血汗工厂”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